查看原文
其他

七七事变85周年︱铭记,自强!今日,每日!

贵州日报 2022-08-30

海报设计 成桂红


“卢沟桥这段仅一公里的石板路上,曾有逃难者的脚步,有侵略者的铁蹄,也有保家卫国的中国守军奋起反抗的身影。”《国家记忆·七七事变》节目中留下了这一段念白。


节目里,亲历者91岁的郑福来站在卢沟桥上回望着过去,85年前的今天,炮火袭击宛平县城时,他还是个读书的孩子,如今他是卢沟桥事变的“活历史”。


“我逃到长辛店北头,攥着母亲的后衣角。”回忆起那天,郑福来想起就在长辛店北头的小松树林里,许多为守城守桥而牺牲的战士们被摆放在了那里,“卢沟桥和宛平城门上的弹痕就是见证。”


站在卢沟桥头的郑福来


1937年7月7日夜,卢沟桥的日本驻军荷枪实弹出现在宛平县城外,深夜集结准备进行夜间军事演习,随后诡称一名日军士兵失踪,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,被中国驻军严词拒绝。


7月8日凌晨4时50分,日军突然向宛平城内进行炮击,中国守军奋起抵抗。


这一声炮火,宣告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,中国大地的抗日怒火也被引燃,一场前所未有的全民族抗战由此爆发。


日军炮击宛平县城(资料图片)


第29军将士在卢沟桥上反击(资料图片)


作为彼时北平对外的唯一通道,宛平城旁的卢沟桥有着重要的战略位置。宛平城受到炮击后,一旁的卢沟铁路桥紧接着成了日军的下一个进攻目标。


当时驻守在平津地区的是第29军大刀队,他们因在喜峰口的英勇抗战而名扬天下。面对日军的进攻威胁,驻军将士们一刻也不敢松懈,就算是睡觉时,手中也紧握抗敌的大刀。


驻守铁路桥的60多名将士与日军血战到底,全部以身殉国,而150人的大刀敢死队又迅速成队,连夜奋勇夺回了龙王庙与铁路桥。


第29军将士守卫卢沟桥



他们之中,有还没来得及留下身份信息的第三营11排连长申仲明,他是“七七事变”中第一名牺牲的共产党员;有指挥三营全体官兵前后击退日军5次进攻的第219团3营营长金振中;更有接令“卢沟桥即尔等坟墓,不能退让一步”而奋勇保卫家园的前线战士们。


卢沟桥事变第二天,中共中央通电全国,号召中国军民团结起来,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。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推动下,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,全国各族各界人民热烈响应,中华大地上崛起了排山倒海、勇往向前的抗日力量。


“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!”


“卢沟桥!卢沟桥!男儿坟墓在此桥!……卢沟桥!卢沟桥!立功报国在此桥!”


……



如今站在卢沟桥上,先辈们浴血奋战的身影却仍在眼前。

85年来,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、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。我们实现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飞天,并将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;建成了首艘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弹射型航空母舰“福建舰”……从红色历史中汲取的力量将不断支持我们前进奋斗,记忆从未褪色、传承仍在回响。

铭记,自强!今日,每日!


撰文: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彭瑾编辑:喻辉 刘添元
统筹:王迟编审:王璐瑶
更多新闻

· 省政府批复同意!

· 教育部:严禁到薄弱地区县中挖优秀校长和老师

· 贵州省直住房公积金政策有调整!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